听力损失的孩子,父母都会为孩子验配助听器或者置入人工耳蜗,同时问题也来了。
孩子置入人工耳蜗的家长在孩子开机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学习说话,不断大量向孩子重复“叫爸爸”“叫妈妈”等词汇,但是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样做的效率并不高。
我们发现,有很多小龄耳蜗儿童(1-2岁左右)在灌输式的语言教育下都能复述词汇或句子,但是当有人与他们对话的时候,他们就讲不出来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是孩子害羞了,遇到陌生人不敢说话,后来我们发现并非如此。
很多孩子在跟着父母复述声音方面已经学的非常好了,但无法独立表达意思,也无法理解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们耳蜗儿童家庭在康复时的误区。
健听者在学习声音的时候也是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的,但是我们耳蜗儿童从戴上耳蜗那一刻起,我们应该把孩子看做是“声音0岁”的儿童,也就是没有任何声音经验的儿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戴上耳蜗已经1岁或2岁了,应该马上学习说话,赶上落下的语言经验,于是马不停蹄的教孩子说话,往往采取对着孩子一遍一遍教的方式,然后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复述出来。
但是我们想想,健听的婴幼儿是这样学会说话的吗?1个月的婴幼儿就开始跟着父母学说话?
“察觉”、“分辨”、“识别”、“理解”
家长都应该理解,我们的听觉言语系统并非一夜就能建成的,言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就像古罗马城一样,而我们人工耳蜗/助听器的孩子学习语言,也不是一个“速成班”就能了事的。
从科学角度来说,语言的学习应该由四个阶段构成,分别为“察觉”、“分辨”、“识别”、“理解”这四个阶段。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可以进阶到下一个阶段,但如果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不好,也同样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察觉——察觉声音有无
分辨——分辨声音异同
识别——识别声音内容
理解——理解声音含义
表达——对声音运用的高级阶段
首先是“察觉”,对于“声音0岁”儿童,没有任何声音经验,所有对声音的一切感知都应该从察觉开始,孩子首先要先能感知到声音,这是康复训练的第一步。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把这一步都忽略了,想当然的认为孩子戴上耳蜗就能感知声音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像婴幼儿即使有了勺子也不会吃饭一样,我们不能用健康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康复的过程。
经过了“察觉”,孩子能通过人工耳蜗感觉到周围很小的声音,这时候就到了“分辨”的步骤。比如开始训练孩子能分辨出哪些声音,是爸爸的声音还是妈妈的声音?是铃铛的声音还是敲桌子的声音,分辨是孩子理解声音的重要基础,扎实的基础对未来孩子在复杂环境下的理解非常重要。到这个时候,实际上还没有进入到语言教学的阶段,爸爸妈妈们,你们在对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跳过了以上步骤?
当孩子对声音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时,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语言教学了,但我们反对那种纯“复读机”式的教学,那种方法没有错,但是不能单纯使用,因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发音的标准与否,而是“理解”。(比如孩子可以识别别人说他“活泼可爱”并为此感到高兴,但能否真正理解活泼可爱的含义?这关系到孩子能否正确自主表达使用这个词)理解是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地方,对于耳蜗儿童来说,他们要在很短时间内理解健听儿童几年的声音经验,每一个声音都对应不同的含义,比如“杯子”“书包”等等,尤其是不好理解的部分,比如较为抽象的词汇“害怕”“高兴”“困惑”等等,家长要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先理解语言的含义,再进行发音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将来能自主表达语言。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表达”,表达是语言的最终阶段,孩子要把所学的碎片化的知识和技巧连贯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对话,这个步骤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你们看,每一个步骤都是在上一个步骤的基础上完成的,一旦基础没有打好,就导致语言学习效率低下等等后果。
我们理解家长焦急的心情和想让孩子尽快学会说话的期盼,但康复科学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耳蜗儿童也不例外,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和健听儿童是类似的,除了努力,还要有相应的技巧才能“弯道超车”,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当然,也不是把孩子全交给语训学校就完事了(经常有家长这样说,我都给语训学校那么多钱了,为什么我还要跟着参与,不应该都是老师的事情吗?),孩子的听觉言语发展是需要一个以家庭为中心(注意,不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团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的,这个团队的中心一定是家庭,然后周围是耳鼻喉医生、言语康复师、听力师、孩子的其他教师等,只有共同参与进来,才能最大程度上利用孩子的残余听力,辅助合适的助听设备,让孩子的听觉言语尽最大效率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学习语言各方面都会蓬荜生辉的。
听觉有道助听器品牌:http://www.ea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