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恶心、头晕、四肢无力、天旋地转,甚至呕吐、出冷汗……老年人在寒冬的早晨出现这些症状,相信很多人都会心生恐惧,生怕是脑血管意外。65岁的张阿姨就遭遇了这一事件。最终经医院脑卒中中心专家诊断,原来症结并不是寒潮引起的脑血管意外,而是内耳中的“小石头”。
由于张阿姨情况比较严重,老伴叫来了救护车将张阿姨送至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在详细的检查排除了其他因素后,确诊张阿姨得了“耳石症”。
“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该疾病是引起严重头晕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是大部分头晕的罪魁祸首。但好在危险性较小,最严重的眩晕一般仅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保持不动时,症状会有所好转。而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由“耳石”,一种存在于内耳前庭器里的细小的碳酸钙结晶脱落而引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比如炎症、外伤、供血不足等)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在内耳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脱落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眩晕。所以“耳石症”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头位的变动而出现剧烈眩晕。同时因为前庭迷走反射的原因,头晕会引起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继发表现。
根据“耳石症”的特点,医务人员设计了专门的体位诱发试验,在这些体位诱发试验中,医生将观察有无耳石运动引起的眩晕、眼震等表现,判断是哪侧的耳石脱落引起的疾病。然后根据不同部位的耳石症,针对性地给予手法复位。
经过检查,张阿姨被确诊为双侧后半规管的耳石症,神经内科的康复专家给予了Epley手法复位,这种治疗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脱落在半规管内的耳石颗粒,利用重力,移位至椭圆囊,使这些颗粒不再影响半规管内淋巴液和流体动力学,不再出现诱发前庭症状。该手法疗效十分显著,治疗一结束,张阿姨就表示难以忍受的眩晕已经基本缓解。
曾经,很多“耳石症”都被误诊为“梅尼埃病”、“颈椎病”和“脑供血不全”。据统计,上述这些疾病都是引起头晕的少见病,而“耳石症”才是引起头晕的第一位疾病。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ea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