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林先生带着一腔苦恼进门。自从听力下降后,他积极地治疗,并听从医生建议:选配助听器;可是助听器的使用过程并不顺利,所佩戴的定制式助听器CIC常常“吱,吱,吱”地叫;他接着告诉我:在自已不动时,助听器一般不会“吱吱”叫,听得还可以;而当人活动起来,或说话,或吃东西时,机子就会叫个不停。
只想好好地使用助听器,提高聆听的效率,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可是助听器的“吱吱”叫,让人很烦燥,很多时候都不想继续使用下去,太纠结了。他问我:助听器为什么会吱吱叫?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助听器“吱吱”叫,是产生了“啸叫”。什么是“啸叫”?
当助听器中的受话器把放大后的声音输出时,一部分的声音通过气孔或耳道避的空隙泄露(也可通过助听器机械结构经振动泄露),这部分声音被助听器的麦克风拾取后,再次成为信号而被循环放大(二次放大),进而使助听器某些频率的能量出现共振,发出可听见的啸叫声。被人听到后描述成为“吱吱”的高频声音。
一:
在助听器是完好,没有受到损坏时,放大后的声音是不会通过助听器机械结构振动泄露出去;而当助听器被摔过,碰撞过后,受话器和麦克风位置松动发生偏移,或外壳裂开时,啸叫可以因此而产生。此类情况属于内部啸叫,无论是否在佩戴或出声孔是否被阻档,无论佩戴者是否在动,只要通电,啸叫就会发生;音量也许很小,难以查觉;也许较大,容易发现。
如果不小心摔了,导致啸叫的产生怎么办?助听器掉水里,不要着急,教你这样做。
如果遇到助听器的内部啸叫,可以直接送厂维修;外壳破损时,或可修补,或可重做外壳,视具体损坏程度而定。其实助听器防摔防碰撞,即可避免该情况发生。这就是为什么验配师都会向佩戴者强调:助听器不能摔,要保护好。
二:
在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或耳塞或通气孔大小合适, 佩戴正确的情况下,啸叫是不会发生的。而当外壳,耳模与耳塞与耳道不能很好地密闭时,啸叫可以因此而产生。此类情况属于外部啸叫,情况稍轻者,在佩戴者活动,说话或饮食时发生,在安静不动时消失;情况稍重者,无论佩戴者是否静止,都会发生;音量响度可大可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助听器没有佩戴着,出声孔没有被阻档时,即使助听器通电,啸叫不会发生。
如果助听器的外部啸叫发生了,该怎么办?
1.由于助听器外壳或耳模不合适造成的啸叫,可以为佩戴者重新取耳印模,送厂重做外壳或耳模,或加厚表面处理;它们与外道的密封性除了受取耳印模技术影响外,还受实际的制作水平和制作工艺的差异影响,所以容易出现反复重新定做仍不适合的情况发生。
2.由于(外壳,耳模)通气孔过大而产生啸叫,可以送厂根据实际缩小通气孔尺寸。这样做也许会一定程度降低佩戴舒适度;此时在软件上做“反馈抑制测试”,或可解决问题。助听器防潮知识科普
3.由于耳塞不适合导致啸叫,可以更换不同尺寸,不同通气孔大小的耳塞,寻求最合适的。若最后难以更换真正适合的耳塞,则可以制做定制耳模代替使用,密闭性更高。
三:
当助听器的整体增益过高,高频增益过高时,可能导致助听器的声输出强度超过助听器外壳或耳模所能提供的衰减量,啸叫产生。这种情况常见于助听器的功率较小,而佩戴者听力损失较重或变重,实际的增益接近或达到最大输出限制时出现。此时,无论佩戴者是静止或活动,均可有“吱吱”叫,而且声音响度很大,一直不停地响。
怎样解决这问题呢?
1.如果是RIC,可以更换更大功率的受话器。
2.如果是耳内机或传统耳背机,则需要更换更大功率的助听器。
3. 案例中的林先生的助听器,属于外部啸叫,由于定制机的外壳与耳道的密闭性较差导致的;通过专业的处理,问题顺利解决。
4.耳垢过多,也可能导致助听器啸叫,应及时清洁外耳道。
相关推荐阅读:助听器到底什么品牌好?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听觉有道助听器价格:http://www.earway.cn/products.html
发布于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上午9: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