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适用条件、价格、使用产生的费用等。描述人工耳蜗的普及现状。
1
助听器(HA)
当前,HA号称补偿能力极限在120db。对于重度及重度以下听损的患者来讲,通常HA的补偿效果是很不错的,有相当多听损平均值高于90db的患者仍然可用HA获得较满意的补偿结果。但听损类型有很多,一个平均值体现不了实际的听损情况,譬如某些极端的高频陡降型的听损、测听结果显示某几段频率未引出等,部分患者还伴有严重的耳鸣,或者听力不稳定经常大幅度波动等特殊情况,这时HA的效果反而显得差强人意。
现在的HA还配有移频技术、智能降噪、场景识别等功能,虽然能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病患的需求。归根结底,HA终究是听力辅助设备,还需要合理的配机预期、足够的经济支持、正确的调机服务和HA用户本人的努力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聆听效果。
HA的价格相对比较亲民,数千到三四万的价格都有,根据听损需要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因HA可试戴体验,所以配机的预期效果也相对容易判断,故而普及程度也较高。HA日常使用时产生的费用主要在电池,受使用条件和机型本身的影响,每个用户的电池消耗情况并不趋同。以峰力美人鱼Q50-UP(电池A675)为例,一节电池可用半个月左右,全年至少需24节电池,该型号电池费用大概1.5~2.5元/节。
HA的调机和维修也会有一定的费用但并不经常产生,某些连锁店甚至能提供一些有限的免费服务,所以支出不算太多。HA的使用寿命大概为10年左右,有条件的用户会缩短HA的更换周期以争取更优机型带来的聆听体验。
2
人工耳蜗(CI)
CI被更多的人认为是HA的延续,即当HA无法发挥作用时才考虑CI。笼统地讲,这确实是CI存在的最大意义。但实际上CI的应用不限于此,某些重度听损的患者也会被建议考虑CI,其评判标准就一条:HA的效果不理想且患者本人及家属能建立合理的对CI的期望值。这样的尺度较难拿捏,个人建议与专业的耳蜗医生沟通并和成熟的CI用户面对面交流后,再做决定。
当然,作为重度以上听损的听力解决方案之一,CI也不是任何患者都可以做的。
首先就受限于禁忌症,比如耳蜗缺如、听神经中断、未控制的重癫痫等等。其次一般的内耳结构异常、听神经病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但术后预期会因个体差异而变得不明确。
另外术后也需要患者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康复周期约半年至两年才达到听力巅峰,这需要看患者本身的病况和努力程度来决定。通常期望值合理且术前评估较好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普遍理想,至少能相对自如地应对一般的社会活动,譬如会更有自信地参加学习交流、求职面试等。不过,CI还不至于能做到媲美人耳,某些CI用户及家长的“戴上CI康复后听力就跟正常人一样”实在言过其实。
CI价格不菲,住院、手术费约1.5万(这部分可由各省市区医保、新农合报销),而整套CI的费用,国产CI的价格10万左右,进口CI的价格大抵15~30万区间(除部分地区新农合可给予有限补助,成人暂无更多照顾政策,未成年及儿童的照顾政策详询当地机构)。CI不能试戴体验,它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一个电极到内耳。但毕竟是手术,尽管成功率很高,在听障圈子里仍然对CI手术存在较大的恐惧和抗拒心理,这也是CI不像HA那样普及的直接原因之一。
CI日常产生的费用主要在电池,一盒国产某电池(60粒)大概可用俩月,通常一套设备一年消耗六百元上下(参考淘宝报价100元/盒),若非要使用较贵的进口电池,一年电池消耗费用会翻番。调机服务通常是收费的,各品牌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条件不同,价格相差较多,笼统概括调机约100~600元/次,对术后刚开机的CI用户一般都会给予有限的免费调机照顾。
而对于“维修费太贵”主要受CI家长的诟病比较多,儿童不懂得保护或家长粗心大意,不慎跌落、孩童撕咬甚至扯断外机导线等等,就容易产生额外的维修费。CI分两部分,植入体和外机:植入体故障率极低,耳蜗公司宣传使用寿命约70年;外机与助听器类似,使用10年没问题,我见过用十二三年的,据说可用20年。
3
关于助听器(HA)与人工耳蜗(CI)的看法
每个人的病况和需求不一样,所以选择的设备并不同。一个只是小腿骨折的人选择了截肢并配假腿,而一个肢体坏死影响生存质量的人却坚持不截肢,明显都不是合适的选择。HA与CI亦同,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需要合理分析后做选择。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水平一直在进步,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请优先相信耳科/CI医生的专业建议。
对于听障(口语者)/聋人(手语者)群体,本身就交杂着对HA和CI两极分化的情绪。特别是对CI,部分非CI用户和手语群体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偏见,譬如“做了CI会得尿毒症”“做了CI会减寿只能活几年”“做了CI对大脑的伤害非常大”等等,某些极端的“朋友”还会对身边决定尝试CI的病友进行激烈地“忠言逆耳”,其实更像是诅咒。至于“一整套CI做下来要花费百万”“做CI需要拿掉一些耳内器官,身体就不完整了”等等,这已经是很温柔的误会了。在CI家长的圈子里,还会反复纠结“宝宝戴CI听见的声音到底是不是自然的”“CI能不能听音乐”这类让成人CI用户很难量化描述出来的问题。有些人群则喜欢引用刚开机的CI用户的描述去说明CI的声音是机械声、电子音等等。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今天,我很难理解仍然有人在用十几年前的认知来评价今天的CI,其中不乏具备听力学基础的“专业人士”。
作为曾经佩戴20年HA的单耳CI用户,我只想说,CI并不那么完美,但它确实解决了我大部分的听力需求:我可以坐在地铁里听清报站,可以独自去银行办理业务,可以夜深人静时插着FM听音乐,我的生活早已能融入非残障的社会里。诚然,在不算太安静的饭店里我做不到轻松地听懂隔壁桌聊天,在熙攘的步行街上我做不到轻松地跟上同伴们聊起的全部话题,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我做不到轻松地应对领导在长篇大论时突然对我一句“我讲到哪儿了”。对一个在没有多少包容度的私企里打拼的听障者来讲,每天都会处于云雾迷蒙、斤斤自守、如履薄冰的状态。这就是我最真实的现状,我不是那个“跟正常人听力一样”的CI人,但我几乎已经可以独自应对生活上的每一件事儿。我们期待能听得更好,但过度苛刻的听力评价对我们毫无用处。
确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买不起助听器的病友,更存在用不起人工耳蜗的患者。社会的丛林法则从来就没被消灭过,这无关社会的冷漠。无论手语者还是听障人,能做的不过就是尽自己最大所能,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
听不见的世界是黯黑的,除了自己努力发光之外,我们也希望自己的这些经历、思考和资源能成为这夜里的一簇微火,带着它前行,手中温暖,心里安定。
做耳蜗也没法做到在吵闹的饭店环境下轻松听邻桌的谈话,是对耳蜗期望太高。成年人的语言康复训练是必须的,耳蜗如果能够训练自己的倾听能力,在吵闹环境下是完全可以做到轻松自如,助听器也并不会吃力。这两者都是听力设备,辅助听障人士去倾听声音。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位听障人士都能够做到那样场合下的应对自如,但是,在科学调试和语言康复训练的情况下(尤其是语言欲望表达非常强烈的朋友)完全可以将自己训练到吵闹环境下的自如,以及手机对话的自如。那个问题真正的答案不在于助听设备,而是后期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
听觉有道助听器价格:http://www.earway.cn/produc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