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助听器,为什么嘲笑我们
时间:2019/4/16 9:04:46 点击:2861
在别处看到一条评论:为什么戴助听器容易受人歧视,戴眼镜反而觉得美?·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估计评论的发出者,是一位助听器使用者,其在自已的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此种情形,而心存疑惑。
站在听力学工作者的立场,是应该对这问题进行思索与分析。
关于眼镜的故事
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一年,年少的我很不幸地近视了;听从老师的建议,到小镇配上价值几百元的近视眼镜;那时候大家都没见过眼镜,而我,作为班里唯一一个戴眼镜的小学生,被同学们围观,议论;对于大伙来说,这个新奇的物品,戴着显得有点不合时。于是我只在上课时才戴,生怕同学们笑话;由于戴了眼镜后能不费劲地,就能看清老师的板书,学习更有劲,成绩也越来越好。同学们看到我的变化,渐渐地觉得戴眼镜的我与他们没什么不同,便不再围观与议论;而我也习惯戴着眼镜。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越来越多年轻人近视,戴上了眼镜;再后来,没有近视的人也戴起了眼镜;短短几十年时间,眼镜成为了时尚装饰品之一,男女老幼均可使用。
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了解与需求时,只能是一个被人好奇,观望与议论的对像。
助听器存在的时间已有上百年,单纯看历史,它并非新鲜事物;在咱们国内,也出现了几十年之久。可是直到21世纪的现在,它仍被观望着,议论着,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原因一,听损人群
助听器使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少部份为婴幼儿,与极少部分的轻中年人。
老年人大多为老年性聋,不可避免;大家都似乎更能接受老人戴助听器,而不会歧视这个群体。婴幼儿大多为先天性,不可治愈;在6-7岁以前,孩子们没有“歧视”的观念。轻中年人中,只有极小数人由于各种如药物,遗传,噪声,意外等因素导致听力下降。你如何知道你是否有听力损失?
使用助听器时,感受到被歧视者,年龄应是集中在6-7岁,50岁(退休年龄前)之间的轻中年人;但这并非听力损失高发的年龄段,换句话说,只是少数群体。
原因二,助听器普及度
尽管听力下降的人数不少,可在国内的助听器验配率非常低---不足5%;导致验配率低的因素也许有很多,如意识不够,价格贵,医保不保,科普不到位等等。面对如此低的验配率,可以猜测即使我们周围即使有听力下降的人,很多都不会选配助听器。
当人们对助听器是不了解的,陌生的时,发现身边有人使用它,自然会感到好奇,引发一些围观与议论。其实新奇阶段过去了,满足了一些人的好奇心,认识了,了解了,助听器不再是谈论的焦点了。也许在这个阶段,使用者“歧视”感顿生。事实上是,好奇多于“歧视”。
在稍发达国家中,助听器的验配率达到30-40%;听障人群使用助听器的概率高,助听器是常见之物,看多了,了解了,熟悉了,就不感觉新奇。在这些国家地区,听力学的科普做得好,人们更容易接受与包容助听器,对待助听器使用者,如同对待眼镜佩戴者一样平常。
原因三,助听器满意度
稍发达国家中,助听器使用的满意率可高达80%;在我国内,助听器使用满意率只有约30%。满意度高,表明助听器对听损者有明显的帮助,让使用者与他人交流变得简单与正常;满意度低,表明助听器使用效果不好,没有让使用者更好地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听障人士从助听器中获得什么?
当戴上助听器后,依然听不清楚别人说话,依然存在明显的交流困难,不仅打击使用者的信心与动力,也会让知道其是助听器佩戴者的对话者感到不解:为什么戴着助听器还听不清?······负面的“歧视”因此而生---此时的负面态度,更多的是针对助听器的效果,而不是使用者本人。
听力损失并不可怕,戴助听器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听损后不助听,或助听后效果差。助听器的款式多样,有功率小而隐蔽的,也有功率大而稍外露的;积极尽早(不要等听力很严重时)选配合适自已的,使用起来满意度高(效果好)的助听器很重要。
当你选配了助听器后,如果感到被“歧视”,则需要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陌生而好奇,还是效果差而质疑?调整好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世界没有因你戴助听器而改变。
相关推荐阅读:助听器适用对象有哪些?
听觉有道助听器价格:http://www.earway.cn/products.html
发布于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9: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