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性麦克风是一项提高噪声环境中言语可懂度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助听器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麦克风技术得以运用,选用合适的方向性麦克风可以提高听障人士的助听体验。
今天,就让听觉有道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都有哪几类方向性麦克风技术,又如何快速准确地使用这项技术!
方向性麦克风是利用多个麦克风,通过不同的极性与延迟设计,定位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通过 “重视”信号声、“忽视”噪声的策略,提高使用者在嘈杂环境下的聆听舒适度和言语可懂度,最终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方向性技术更趋于自动化、个性化,在此汇总了现代助听器技术中的7类常见方向性功能:
1数字方向性(固定方向性)
早期推出的方向性数字助听器具有较高的方向性指数(DI),并提供弱听人士手动进行全向和定向切换的选项。
这是数字方向性优化的第一步,这个改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弱听人士的佩戴体验,并使方向性技术成为助听器的重要特征。
研究表明:方向性麦克风可以使前方声音的信噪比提高3dB~4dB,并且满意度调查评分比全向性助听器高17%。
2自动方向性
固定方向性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弱听人士的聆听体验,但是弱听人士不得不在嘈杂环境中自己主动切换方向性模式。
研究表明,有30%的用户不知道如何切换或不想进行切换。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可自动切换的数字方向性功能被引入,它能够根据环境自动从全向性切换至方向性设置。
助听器内的环境分类系统可以分析声学场景,确定哪种麦克风模式是最有利的。
3自适应方向性
数字化方向性的下一阶段便是自适应方向性,这也是现如今最常用的方向性技术之一。
这种方向性与固定方向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检测到环境中噪声最多的地方,从而衰减特定方向的噪声。
自适应方向性甚至可以细化到不同的频率,使得助听器具有根据环境中噪声频率和位置自动切换至不同方向性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聆听环境中的噪声源来自不同方向,自适应方向性比数字方向性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那些噪声固定一个方向的,则二者的效果相当。
4分频方向性
方向性麦克风的引入改变了助听的频率响应,为了补偿低频的损失,需要对低频的声音进行增强,以便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但是低频补偿会导致声音变得嘈杂,或是浑厚不自然。
通过分频段技术对声音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一个与开放耳相似度很高的频率响应。这在保证方向性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自然的音质。
此外,分频段处理声音可以保留低频频谱,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声音进行定位。
并且它还解决了近场信号过度放大和失真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5聚焦范围可调节的方向性
这是方向性麦克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它可以根据信号声进入前后麦克风的相对强度自动改变聚焦的范围。
来自前方的信号越强,聚焦的宽度就越窄。
同样的,由于默认信号声在前方,侧面与后方的声音改善不明显。
6信号追踪方向性
显然,我们发现之前的方向性系统默认信号声总是在前方,但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试想一下,假如汽车司机在开车时要听到后座上的声音,转头去听明显是不安全与不理智的。
信号追踪方向性就是针对此类聆听环境研发的,它可以将最敏感的区域对准信号声,例如后方,以得到最好的助听体验。
7不对称方向性
如前所述,自动切换的方向性系统会受限于环境分类系统的准确性。
而不对称方向性可以克服这一点,不过这需要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且其中一只助听器设置为全向性,另一只助听器设置为方向性。
这样的好处是,弱听人士可以根据需要转头进行交流,并聆听环境中声音,提高声音聆听自然感。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ea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