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听力学大会:儿童听障遗传是主因
时间:2018/6/11 13:50:25 点击:3061

  此前召开的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上,北京听力协会监事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玉和指出:“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第二位的疾病,每年约有2万-3万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0-6岁儿童中,每年还有2万-3万人患有迟发性听力障碍,其中很多属于永久性听力损失。”




  尽管从新生儿开始的听力筛查已在全国普及,但后期的诊断、治疗干预、康复等环节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儿童听障:

  1.遗传是主因

  耳损分为传导性耳损和感音神经性耳损。北京听力协会监事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玉和介绍,外耳、中耳出现问题,导致传导性耳损,可能是先天发育所致,可通过药物、手术治疗。而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损则必须借助助听器、人工耳蜗改善听力。极少数儿童是因为听神经发育异常导致听力丧失,需要通过脑干植入、中脑植入等方式治疗,但这些治疗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遗传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已经发现了100多个与遗传性耳损相关的基因,对于耳损,基因检测已经作为I类或II类推荐。”刘玉和指出,一些在人群中携带率高、致病率高的耳损相关基因应该被筛查。如在北京,新生儿需要进行听力筛查和耳损基因筛查。出生三天后就要初筛,42天复筛,未通过筛查的患儿在3月内还要进行诊断性测试,仍未通过的则需要在6月以内复诊和医学干预,并进行康复训练,此后还要进行效果评估。

  2.后天因素也可导致听力损失

  除遗传性外,病毒/细菌感染、耳损性药物、噪声、中耳炎等后天因素,同样会造成听力损失。刘玉和强调,新生儿通过听力筛查只能说明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不等于以后听力一直会正常,家长应每年带孩子做听力保健。

  另外,怀孕期间孕妇如果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会导致胎儿听力损害;一部分儿童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也会影响到听力。

  还有一些音乐训练,如吹萨克斯,由于声音过大,也会对儿童听力造成影响。“有的孩子是遗传性对噪音比较敏感,在噪声污染下容易造成双侧听力高频损害。”在青少年患儿中,在嘈杂环境下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损害特别大。刘玉和建议,每次听音乐的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内,音量调节到最大音量的60%,也就是60分贝左右。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earway.cn。

earway.cn 版权所有 © 2025 助听器品牌,助听器价格,纯音听力计-聆康听力集团听觉有道官网 蜀ICP备2022000840号

蜀公网安备 51015602000276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