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助听器的你,有仔细看过它吗?
助听器的外壳向来是肉色的;或者说,尽管市面上的助听器大多提供了彩色外壳的定制服务,可它的主流色彩仍是肉色。体型上,它也在不断地“瘦身”:从最初笨笨胖胖的盒式助听器,到传统的耳背式,再到小巧灵便的耳内式。
助听器愈来愈精巧,也愈来愈隐蔽。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视力受损和听力受损并没有什么差别,助听器的“罕见性”却让它不像眼镜那样容易被人接受。人们看到助听器的使用者,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打量,甚至询问。
补偿听力损失固然是刚需,可除此以外,我们常常迫切地需要隐形、或是尽可能隐形的助听器,以躲避旁人侧视的目光和不知情的探问。于是在各式的微电影、公益广告中,我们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微电影《侧耳倾听》中,
小女孩敏感地撩拨着头发,以遮住助听器
纪录片《无声父母》中,
一位聋人母亲直言:
“(在地铁站里打手语,)子女会看见别人在看我们,也会听到他们谈论我们的是非。”
可是,残疾又不是我们的错,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
常见的助听器种类大致如下: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得益于数字技术的驱动,盒式助听器如今已基本淘汰,市面上最为常见的,还是耳背式和耳道式助听器。
耳背式又分为常规耳背式(BTE)和受话器内置式(RIC)助听器。传统的耳背机,麦克风和受话器都集成在助听器内部,而RIC是把受话器与助听器主机分离,直接放在耳道里。
虽说RIC助听器还是要别在耳背上,可佩戴起来却相当隐蔽,不怎么容易被人发现。
而耳内式,则从大到小又分为全耳甲腔式(ITE)、耳道式(ITC)、微型版耳道式(CIC)、微型版深耳道式(IIC)。
尤其是IIC助听器,佩戴起来更是几乎完全不可见,所以被冠上了“隐形助听器”的名号。
选择助听器,首要考虑的因素必然是其功率与自己的听力损失程度是否匹配。一般来说,助听器体积越小则功率越小,因此完全隐藏在耳朵里的助听器功率往往较小,适合的听力范围也就没那么广。
可是,对听障的自卑,常常让我们倾向于选择耳内式或隐蔽式的助听器,有时便会在不觉中忽略了佩戴的实际效果,错过了更多细微而悦耳的声音:听不见淙淙流水,听不见蛙声蝉鸣......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是害怕别人会了解自己的残疾。不敢戴明显暴露在外的助听器,或是干脆把它埋藏在头发底下;不敢在公共场合里与他人用手语交谈,以避免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的目光。
自己所佩戴的就是传统的耳背式助听器。她的听力损失程度不适合耳内式,因此面对隐蔽型的助听器实在是无可奈何。可小伙伴倒不怎么介意,相反地,她大大方方地扎起头发,露出耳背上的“蓝牙耳机”,甚至不再遮遮掩掩地顾左右而言他,耐心地解答起朋友们的疑问。
她告诉朋友们,公共环境里自己可以关上助听器,在小世界纵情畅游;下雨天里更是可以摘下助听器,在轰隆隆的雷声中睡得香甜。听完,朋友们对她说:“噢~我觉得好酷!”
你看,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新闻里经常形容“身残志坚”的人物是“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但是小编认为,“门”“窗”都是他人给出的定义;实际上,这不过是人们彼此生来的不同罢了。
大家都知道扬长避短,可是这“短”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没必要在乎面子而刻意扬长避短,这样我们不是生活的很累吗?
听觉有道助听器品牌:http://www.ea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