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障儿童康复过程中,听障儿童交往能力是听障儿童康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听障儿童有较重的心理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交往能力就无法表现,也就难以回归主流社会,听障儿童康复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消除听障儿童的心理障碍,发展智力,增强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是进入正常学校学习的重要技能。听障儿童要进入小学学习,要进行心理、智力、语言能力等内容的测试,如果听障儿童的交往能力某一项稍差一点,就有可能被拒之门外,对其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听障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交往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话能力的训练是指加强听障儿童语言交往方面的听话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的训练可以让听障儿童多听一些课堂用语和生活用语,进行模仿并正确执行,同时在听话训练可以借助看话作为补偿手段。还要训练听障儿童注意的人的体态,表情语言信息。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
第一,对话训练,对话训练可以是老师利用图片跟听障儿童对话,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听障儿童之间的对话,可以开展家长与听障儿童的对话练习。
第二,复述故事的训练,让听障儿童看图讲故事。
第三,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句子和儿歌的训练培养听障儿童读句时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为听障儿童多创造语言交往的机会。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进行语言交往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听障儿童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1) 多与听障儿童交往,老师和听障儿童家庭内部成员都要多跟听障儿童进行语言交往。
(2) 多让听障儿童跟同龄健全儿童交往,多组织聋健合一活动,家长可以请亲戚的小孩或邻居的同龄小孩到家里玩,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跟小伙伴交往。
(3) 多让听障儿童跟陌生人交往,一般听障儿童见到陌生人都是胆小不敢跟陌生人说话,要改变这种情况,家长要多带小孩到亲友家中串门,鼓励孩子跟亲友的其他成员交往,另外带听障儿童外出与其它社会成员交往。
听障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不可忽视!
听障儿童的言语、心理、智力3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任一方面的迟滞无疑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在影响听障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听觉障碍无疑是造成孩子异常心理问题扩大化的因素,还有继之而来的语言交流障碍和其他有害因素。
听障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障碍情绪发展障碍:
由于听力损失的影响,听障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对语言的理解有着正常人想像不到的困难。大多数听障儿童的语言发育想当迟缓。相反,听障儿童的想像力非常丰富,观察力也敏锐,在对语言的理解上,听障儿童往往借助唇读来捕捉语言信息。视觉补偿在听障儿童的认识上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集中用眼睛来观察,所以他们常常异常的安静和沉默。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有一些困难。他们常常会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在对其他人或某一件事的理解力上,他们明显地不够敏感,甚至有一些困难。如果这些困难长时间没有被周围环境所理解,甚至受到一些指责,逐渐地就会出现情绪发展障碍。心理需要障碍: 很多听障儿童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听障儿童由于听力语言的障碍,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一些听障儿童有较明显的固执创造性的表现,可与情感交流缺乏有关。
有冲动的行为: 表现在缺乏父母关怀的家庭,听障儿童的冲动性行为表现得很明显,可能是听障儿童希望借此引起父母的关怀。
社会交往困难: 听力语言障碍会妨碍社会交往听障儿童往往难于结交同龄的正常儿童,愿意留在家里息寻乐趣或选择其他听障儿童交往。这样会使他们同正常儿童进一步疏远,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学习障碍:听障儿童所面临的大问题是教育问题,他们在学习上有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除了听力语言方面的障碍外,还有明显的注意力缺乏表现。由于他们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观察,因此容易疲劳,常常会有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和迟钝的现象,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听障儿童的心理有其特殊性,一些听障儿童对成年人存有戒备心理,作为家长,必须善于观察,并且运用听障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探索他们的内心。用他们所喜闻乐见和易于理解的方法与其进行交流,家长也应该充分理解听障儿童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同时也应认识到听障儿童孩子也同正常少年儿童有着一样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听障儿童家长应注意造就一个关怀,理解孩子的环境,不要轻易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下定义,不要轻易对孩子发脾气,应当多鼓励他们同正常儿童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在家中避免溺爱和原则的迁就,更不要忽视对听障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家庭成员要有意同听障儿童多做一些语言交流同听障儿童做游戏,进行一些必要的户外活动;也要十分注意培养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