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多年临床听力学经验,以及国内外的相关验配经验,从听力评估、助听器选择和助听器调试三方面汇总了处理复杂案例的通用验配技巧。
那么,针对不同的复杂案例,有哪些特别的调试小技巧吗?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听力学家们认为,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不适合佩戴助听器。
因为当时的助听器频宽非常有限,无法为该类弱听人士提供足够的补偿。后来,随着助听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频响范围的扩展,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也逐渐从佩戴助听器中受益。
但是,要想最大化助听器效果,可不是简单地补偿各频率段的听力损失就行,而是需要认真分析陡降型听力损失的特点,并对症进行合理的声音放大。
那么...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低频、中频、高频,如何补偿才能听得舒服、听得清楚?
两个声音的问题怎么解决?
要不要使用移频?
降噪有没有用?
什么是陡降型听损?为什么调起来棘手?
下图是一个陡降型听损的听力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倍频程从1000Hz的10dB到2000Hz的60dB,下降幅度为50dB,远超过20dB,即为“陡降”。如此陡降,所以我们看到加测中半倍频程1500Hz的听阈。
陡降型听力损失的情况非常不一般,有个区域的听阈正常(如上图中的1000Hz以内频率),但有个区域的听阈却非常差(如上图中的4000Hz以上频率)。
换句话说,内耳里的耳蜗,有个区域的机制功能相对完整,而有个区域的毛细胞大面积受损且情况复杂。 所以,如果单纯地觉得可以通过刺激高频区的残余毛细胞来解决听力问题,就未免过于理想化了。
陡降型听损的验配目标。低、中、高频怎么调?
那么,到底如何补偿呢?这里就要说到陡降型听力损失的两大验配目标,其中也明确了低、中、高频声音的调试技巧。1、佩戴舒适,音质可接受(无啸叫、不堵耳);2、适当增强过渡区的可听度(即增益)。
佩戴舒适,音质自然
作为验配的首要目标,佩戴舒适,且在安静环境下音质自然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来说,他们往往在安静环境下不戴助听器也能听得很好,会觉得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以至于可能等上10到20年才考虑选配助听器。
此外,陡降型听力损失的高频听损严重,助听器在给高频补偿时,容易引起啸叫;而低频又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封闭耳塞或耳模很容易产生堵耳效应,让弱听人士听自己的声音觉得较大,或像在桶里。
综合起来,给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选配的助听器需要佩戴舒适,且在安静环境下音质自然,无啸叫,不堵耳,否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还不如不戴的感觉。
所以验配首要目标对应的实际上是对助听器的选择,从外形上选择佩戴舒适(如开放耳验配的助听器),从性能上选择音质自然的助听器,让初戴者愿意去接受助听器的声音。
按临床经验来看,一般为中档及以上档次,具有较佳反馈抑制功能的开放式助听器。
增强过渡区的可听度
第二个验配目标就是把调试重点放在陡降型听力损失的过渡区域(如下图中的蓝色阴影区)上,这也是难点。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听力最差的部分就是高频,我们往往也是最关注高频的补偿。但是,想单纯地通过补足高频听力损失来解决听力问题,未免就太过理想化了。
过去的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相关测试,结果表明: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放大并恢复高频的可听度,对有些弱听人士可能有用,能提高言语识别率;但对有些弱听人士来说则没用,其言语识别率得分反而下降。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高频残余听力的质量,即高频残余听力的可用性。
如果弱听人士没办法利用高频残余听力,那么,当助听器放大这部分高频后,可听度恢复反而变成过度放大了,所产生的失真就会影响听觉系统中运行正常的那部分,如此一来,反而听得更不好。
研究还显示,高频残余听力的质量是因人而异,弱听人士间的差异性非常大,且往往很难通过定量的测试结果来判定高频残余听力是否可用或有多大用。
基于如上所述听力的多变性,听力学家们建议把补偿重点放在听力损失的过渡区域,主要为中频。陡降型听力损失的中频听力虽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一般相较于高频听力好,为可用的听力。
我们可能都觉得高频对言语理解的作用非常重要,确实,但不要忽略了中频的作用。
此外,陡降型听损的弱听人士往往是语后聋成年人,即在听力下降之前已经获得了语言能力,他们不会仅依赖言语频谱中的高频部分理解言语,而是会运用其他言语线索。
加之,理解单个词语与理解对话不是一回事,对话的额外言语线索更多,更易理解。
综合起来看,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温和处理高频增益(如适当减少增益),并适当增加中频过渡区的可听度(即增益)可以更好地帮助弱听人士理解言语。
如何解决两个声音?和频率调节有关!
陡降型听力损失通常建议使用开放耳验配的助听器,以保证佩戴舒适度,但也因此容易让弱听人士听到两个声音,一个是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一个是通过开放耳验配直接进入耳道的声音。
如何解决呢?我们举例说明。
例如,在使用NAL-NL2公式验配时,如果完全按照公式的目标进行增益补偿,并使用开放耳验配助听器,那么,可能放大了原本声音自然的低到中频区域。
实际上,我们建议少考虑接近正常听力的低频,因为这部分的声音弱听人士靠自己的听力就能听好。
此外,对于高频补偿来说,也不建议与目标增益吻合,因为可能让弱听人士听到放大后人工音明显的高频声音与直接进入耳道的低、中频声音混在一起,听得更不清楚。
鉴于此,我们建议如验配目标中所述,适当增强中频过度区域的增益,以便弱听人士的听觉系统更容易把放大的中频声音与进入耳道的低、中频声音混合,最终听到一个更合理的融合的声音。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到底要不要使用移频,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目前,大部分助听器厂家的验配软件都是需要根据听力图情况判定是否开启移频功能,且往往在重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才开启移频,这也是为了给弱听人士提供更自然的音质。
当然,如果在经过如上介绍的验配调试后,弱听人士想听到更多高频,尤其是噪音环境听得更好些,可以尝试使用移频,但移频不是我们强烈推荐地陡降型听损必备调试方法。
要不要使用降噪?提高信噪比是有益的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使用更高级的降噪系统来控制环境噪音是否有用?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降噪系统清理了噪音信号,让弱听人士听到的声音更“干净”。
也就是说,任何可以为弱听人士提高信噪比的方法都是有益的,例如方向性系统、噪音抑制系统。
验配技巧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陡降型听力损失的验配技巧。
助听器选择建议:中档及以上档次,具有较佳反馈抑制功能的开放式助听器;
增益补偿建议:在处方公式得出的目标增益基础上,低频少补偿或不补偿,高频少补偿,中频过度区域多补偿;
功能调试建议:不首推移频,但可视情况尝试移频;使用各种降噪功能,提高信噪比,优化噪音环境下言语理解。
怎么样?关于陡降型听力损失的验配小技巧,你get到了吗?
更多详情请登录听觉有道助听器www.earway.cn